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增加幼兒園中小學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意見》(粵府辦[2017]67號)和《廣東省發展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粵教基〔2017〕14號)的精神,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深化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城鎮幼兒園學位不足和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確保滿足適齡兒童學位需求,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提升幼兒園保教品質,建成更多條件良好、管理規范、科學保教、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幼兒園,滿足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優質學位的需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總體目標
到2022年,確保全區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保持在98%以上;逐步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確保規范化幼兒園保持在90%以上;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發展,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2021年之前建設4所公辦幼兒園,其余的在2022年后分步實施規劃建設,確保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占比達80%以上;提升農村學前教育水平;每個街鎮建有1所以上規范化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常住人口規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舉辦規范化普惠性幼兒園。
三、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發展學前教育的文件精神,通過實施學期教育第一期和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構建了布局合理、覆蓋城鄉、辦園規范、師資達標、保教質量合格的學前教育網絡,基本形成了“公辦園為主導、民辦園為主體、規范園為標準、優質園為引領、普惠園為覆蓋”的學前教育發展格局。目前,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幼兒園158所,在園幼兒40463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8.5%。省規范化幼兒園145所,占比91.8%。公辦幼兒園與普惠性民辦園共136所,占全區幼兒園總數86.1%。對照總體目標的要求,我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標,公辦幼兒園與普惠性民辦園比例達標。同時完成了每個鄉鎮建設1所以上規范化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的任務,常住人口規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均舉辦了一所以上規范化普惠性幼兒園。目前,我區公辦幼兒園10所,占幼兒園總數的6.3%。除飛來峽有3所外,其余七個街鎮均只有一所公辦幼兒園。對照總體目標中“公辦幼兒園占比達30%以上”的要求,相距甚遠,隨著民辦幼兒園的不斷增加,這個比例還會下降。以取得辦園許可證的174所幼兒園的比例計算,我區須配52所公辦幼兒園,即未來至少需建設42所公辦幼兒園,建設任務相當艱巨。
四、未來五年學位預測
近幾年我區在園幼兒人數增長情況由2013年的30284人到2018年的40463人,過去六年累計增加約一萬人,預計到2022年我區將繼續增加約19000名適齡幼兒。目前,我區158所幼兒園(2017年年初報表數),可提供學位43710個;新審批幼兒園17所(未入年初報表數),可提供學位約5500個;批準籌設中的幼兒園14所,可增加學位約4500個。預計2019年可提供學位達53710個。加上未來社會力量辦學的發展趨勢和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建設情況,估計未來五年我區學前教育的學位基本能滿足適齡幼兒入讀的需求。
五、建設規劃方案
根據清遠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清遠市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教育設施篇》和各片區控規,合理布局幼兒園。
(一)民辦幼兒園
1.嚴格控制舉辦非普惠性幼兒園,大力倡導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區政府將繼續把學前教育放在優質發展的位置,將學前教育納入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學前教育發展工作,利用各類獎補資金,立足普惠性,以“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民辦幼兒園辦成普惠性幼兒園。繼續全面兌現中央、省、市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相關政策,實施學前教育“民辦公助”,落實配套資金,推進幼兒園在普惠性的基礎上健康優質發展。至2022年確保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的占比在80%以上。
2.加強指導,提升辦園質量。一是進一步推動規范化民辦幼兒園發展,加大力度改善辦園條件,改善教師待遇、開展教師培訓等,并將幼兒園設備設施配置、師資隊伍建設、規范辦園行為等作為督導檢查重點,實行屬地管理原則,分期分批對全區幼兒園進行年度辦學情況和規范管理檢查,常抓不懈,不斷提高民辦幼兒園的管理水平,提升規范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內涵。二是繼續鼓勵民辦幼兒園樹立品牌意識,做好特色園建設工作。引導幼兒園向特色辦園發展,以教育活動和科研課題為中心,創設適合本園的環境布置、特色課程建設,全面提升全區幼兒園的整體辦園水平。三是繼續鼓勵幼兒園加大投入爭先創規,讓更多幼兒園辦成省規范化幼兒園,提升民辦幼兒園的內涵發展,提升辦園質量,讓我區民辦幼兒園與公辦幼兒園并駕齊驅,成為家長們理想的選擇。至2022年,確保全區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保持在98.5%以上,全區規范化幼兒園的比率保持在90%以上。
3.合理布局,確保可持續發展。
繼續根據各街鎮人口密度和幼兒園的招生情況合理指導社會力量辦學,盡量讓各民辦幼兒園的布局均衡配置,確保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
(二)公辦幼兒園
我區將通過新建、接收、改建、公建民營等途徑逐步加大公辦幼兒園的建設力度,逐步提升公辦幼兒園占比,具體建設規劃如下:
1.采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新建一批幼兒園。在今后城市規劃中,按照人口比例,預留學前教育的發展用地,為幼兒園的發展留足空間,逐步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考慮教育土地規劃變化和財政壓力等問題,在目前我區學前教育學位不緊張的情況下,采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在2022年前新建以下4所公辦園.具體見附件《2018—2022年清城區公辦幼兒園建設一覽表》,其余的規劃建設在2022年之后繼續分步實施。
(1)2018年,在瀝頭、青聯、沙湖安置區建設一所規模12個班360人的公辦幼兒園并于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
(2)2018年,在鳳凰安置區建設一所規模9個班270人的公辦幼兒園并于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
(3)2021年,在清遠市少年宮附近市政府四館合一的地塊辦成一所規模為12個班360人的公辦幼兒園,力爭2022年秋季投入使用。
(4)2022年,擬在飛來峽鎮黃洞安置區內規劃建設的1所規模9個班270人公辦幼兒園。
2.接收一批小區配套幼兒園。我區中心區域內規劃了42個小區配套幼兒園,根據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加強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粵教基〔2015〕21號)的規定:“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的原則,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公告中列明,并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約定應履行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以及無償移交給當地政府部門的責任和義務。接收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歸口教育部門統一管理,統籌用于舉辦公辦幼兒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這些小區配套幼兒園建成后由政府接收歸口教育部門辦成公辦幼兒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可緩解公辦幼兒園不足的問題。
3.鼓勵符合規定的撤并學校按區域需要改建成公辦幼兒園。目前各街鎮撤并的學校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已出租舉辦為民辦幼兒園的共有9所,即清城區石角鎮童樂幼兒園、清城區龍塘鎮三嘉幼兒園、清城區源潭鎮博雅喜洋洋幼兒園、清城區東城街平塘幼兒園、清城區龍塘鎮泗合幼兒園、清城區石角鎮回岐幼兒園、清城區石角鎮界牌幼兒園、清城區石角鎮啟慧幼兒園、清城區石角鎮新基幼兒園。
第二類是符合目前辦園標準出租作非教育用途的共有43所。
第三類是閑置的共有12所。
以上三類撤并學校由屬地政府根據轄區內適齡幼兒的入讀需求,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建為公辦幼兒園。
4.鼓勵單位辦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國有企業及單位出資利用政府教育用地新建屬于自己單位或企業的幼兒園,建成后移交給教育部門統籌管理,優先接收該單位(企業)的幼兒入讀。
5.積極探索“公建民營”的新模式。
積極探索按照國家幼兒園建設標準,由政府出資改建閑置資產,或由政府無償劃撥土地并出資興建,租賃給具有辦園資質的社會組織或個人管理運營的“公建民營”新模式。
附件: 2018—2022年清城區公辦幼兒園建設一覽表.xls
清遠市清城區教育局
2018年6月18日